Formnext是国际领先的增材制造和下一代工业智能生产的展览会。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商展示了整个系列的设计和软件解决方案,包括材料、增材制造生产、预处理和后处理、研发和服务提供商。作为行业盛会,Formnext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跟上最新技术的生产制造。今年因为疫情影响,Formnext改为线上举办Formnext Connect, 继续为增材制造社区和生产制造业提供优质商贸平台。
3D科学谷创始人王晓燕(Kitty Wang)参加了Formnext Connect线上的主会场关于增材制造的Hot AM market china Panel. 针对主持人Sven Krause提出的问题作出了相关回答。本期,我们一起来领略Kitty关于中国增材市场的精彩洞见!(本文为现场对话部分的中文翻译与重新整理,与现场的实际回答内容或有前后出入)
*欢迎在文后留言申请长期转载授权*
2020年中国的3D打印市场表现
关于2020年3D打印市场的表现,Kitty分享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中国市场现状:
由于疫情原因,总的来说中国市场经历了先后扬的走势,特别是从第二季度,各方面的增长强劲,这让很多人感到超出预期。
工信部的《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中设立了中国在2020年增材制造产业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的目标,目前国内的增材制造业在向这个目标努力。
从3D打印设备与材料端来看,一方面中国的3D打印技术随着整体市场上技术的角逐也在呈现快速上升趋势,另一方面中国市场对价格的敏感度驱使着设备厂商以几乎平进平出的方式来销售设备,然而产业化空间还没有打开,能够销售多少台设备,目前这还是个颇为令人窒息的生存空间。
从应用端来看,3D打印服务方面,塑料和金属都自第二季度开始出现了强劲的反弹态势,不少的3D打印服务工厂(手板厂)开始通过3D打印生产更大批量的产品。而根据惠普,南方的消费电子市场领域,在3D打印代工服务方面目前遇到比去年高10%的增长。也有不少的塑料领域的3D打印服务商开始采购金属3D打印设备,以期为他们下一步的增长寻找机会。
金属3D打印市场颇为活跃,2020年,航空航天领域诞生了大量的打印服务订单,这也进一步催生除了铂力特之外更多的金属3D打印服务出现在中国的市场。
2020年,中国的市场涌现了很多的创新技术,其中还包括今年发射的长征五号B(Long March No. 5B Rocket)上搭载了一台“3D打印机”,这是中国首次太空3D打印实验,也是国际上第一次在太空中开展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3D打印实验。
机遇
目前中国3D打印的市场机遇在于中国的制造业生态环境十分的丰沛,你几乎可以找到任何一个可以适合探求3D打印市场机会的应用场景。我看到中国已经出现了非常多的创新,包括将3D打印应用到航空、航天火箭和卫星的制造方面,这里面涌现了很多的企业,例如深蓝航天(Deep Blue Aerospace)、零壹空间(One Space)、星际荣耀(iSpace)、星众空间科技(COSATS)、成立航空等等。
中国的高校在3D打印方面创新积极性很高,其中深圳大学他们在陶瓷3D打印,电池3D打印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上海交通大学在陶瓷增强铝合金金属粉末的开发,中国还有很多很多大学,包括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都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很多创新研究。这些创新将与产业结合起来,推动中国增材制造产业的发展。
中国也在发生一些文化上的进步,国内的一些大型企业开始采用更为平等的姿态与3D打印生态圈相融入,例如COMAC商飞还成立了增材制造联盟,将上下游3D打印的优势资源结合起来,共同实现发展创新。相信会看到更多的企业采取更为开放的低姿态拥抱3D打印所带来的变化。
挑战
挑战的一方面在于价格过低伤害创新能力,在一个还未成熟的市场,目前的价格战已经达到了超前激化的程度,另外从应用端驱动产业发展的努力不足,大量企业投身于3D打印设备端的开发与制造,利润空间缺乏,市场空间缺乏,竞争是有利的,但是单纯的价格厮杀则对于创新是不利的。拿牙科市场来说,金属3D打印牙冠内冠,一颗牙冠内冠的价格急速的从200多元降到10几元,然而,对于患者来说,他去换牙的市场,仍然面对的是上万元的价格。那么金属3D打印的价值到哪里去了?而金属3D打印设备厂商又如何能够从这个细分市场上获得利润和成长?如何平衡长期发展与短期生存的需求?这值得我们思考。
第二个挑战在于中国的大多数企业的设计与制造是分开的,或者说更多的企业只是偏重于制造。而3D打印带来的是设计与制造一体化的改变,这使得很多企业从组织架构上都难以适应这一新技术的到来。
第三个挑战在于文化与思维的局限,很多时候企业的文化是以销售为中心的,当组织围绕着如何销售更多来思考问题的时候,对产品的创新能力就显得不足。而当前的相对静态的供应链对引入3D打印技术也是一个巨大的障碍。很多企业不愿意放弃现有的,害怕改变,这一点可能只有外来的因素,就像特斯拉对传统汽车行业带来的冲击类似,从外围来击破当前的困局。
当然还存在很多其他的挑战,包括相对低端的制造业产品使得使用3D打印技术的深度不够,例如拿汽车来说,中国生产的车辆单价普遍低于50万(60 k EURO)一辆。很多时候企业尝试了积极的探寻3D打印带来的价值,并非是他们不重视3D打印,但由于与自身所生产的产品的结合点还差一段距离,这使得创新能力受到了抑制。
展望
关于3D打印所带来的离散制造趋势,是否会对中国作为全球制造大国的地位带来威胁,以及2-3年内增材制造行业将要发生的变化,Kitty分享了她的看法:
未来,我们贸易的更多的是“数据”或者“三维模型”而不是实物“商品”。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永久的担当全球制造大国,考虑到当前商品所占用的库存和运输资源来说,这对地球的能源消耗来说也不公平。如果说3D打印所带来的离散制造趋势,那么这种趋势我们的理解是正面的,对中国的良性及可持续性发展是有帮助和推动作用的。
一方面可以加快中国从制造大国向“智”造大国转型,另一方面,中国可以通过引入国际先进技术结合国内的技术创新,更好的培育国内的需求市场。
中国将以一种崭新的面貌来立足世界未来,这里有着兼容并蓄的文化,非常具备活力的商业生态,精神和生活都富足起来的中产阶级广大的人群,财富与智慧的汇聚,未来一些开创性的创新技术也将诞生于中国,随着中国推动和加快教育、5G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增材制造方面,中国也将成为全球重要的一员,在人类利用资源方面更精益、更可持续的发展方面贡献中国力量。
关于3D科学谷的小故事
2014年王晓燕与联合创始人Korinna Penndorf、朱琳一起创立了3D科学谷。结合3D科学谷所拥有的海内外的资源,基于精湛的制造业专家智囊网络,发展至今,3D科学谷(www.3dsciencevalley.com)在中国市场建立了增材制造洞察力体系,并通过近年来的市场研究和分析工作推动了中国市场在实施方面的进展。作为连接增材制造领域国内外业内优质资源的平台,3D科学谷通过其多媒体平台进一步经营着最受推崇的市场沟通渠道。
以科研的态度对待资讯的专业程度,3D科学谷的愿景是成为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增材制造智慧平台。
因为疫情影响,2020年德国法兰克福Formnext展会改为Formnext Connect线上展览会,本图为主会场的工作场景,仅以此图片对主办方付出的极致努力表达衷心的赞美。感谢为增材制造行业所做出的不懈努力,感谢为疫情期间人们仍然希望见到彼此的面孔,听到彼此的声音这一小小的愿望所打造的Live Stream现场直播所做出的幕后努力.
技术仅仅是技术,无论世界如何发展,本质还是人与人的连接所体现的人类对美好的追求。
l 文中浅色字体部分是为了阅读理解起见所补充的内容,(现场时间有限无法一一展开),并非是现场对化内容。
白皮书下载,加入3D科学谷QQ群:106477771
网站投稿请发送至2509957133@qq.com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3D科学谷,并链接到3D科学谷网站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