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泰伯智库的数据,2023-2028年商业航天产业将进入发展黄金期,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2.8万亿元。2024年,商业航天作为新增长引擎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充分说明了商业航天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重要性。作为国家‘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航天产业链覆盖了火箭、卫星制造到运营、应用等上中下游,经济拉动效应明显。
商业航天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企业成长,也为相关产业链带来了发展机遇,其中就包括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以金属3D打印技术为例,航天产业对高性能、轻量化、复杂结构的零部件需求不断增长,而3D打印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能够有效满足这些需求。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快速、精确地制造出传统制造方法难以实现的复杂结构,同时还能大幅度降低成本和缩短生产周期。商业航天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在中国,已经催生了一批估值超过67亿元的商业航天独角兽企业,这些企业在火箭和卫星制造方面的需求,推动了3D打印技术的发展。例如,火箭的姿控动力系统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提高了集成度和性能;卫星制造方面,通过3D打印技术实现高频微距波导、高性能天线等关键部件的加工,提升了卫星的性能和生产效率。然而,金属3D打印技术在商业航天领域的应用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技术门槛高、成本控制、质量保证等问题都需要行业共同努力解决。此外,随着市场的快速发展,同质化竞争和价格战也成为行业发展的潜在威胁。
总体而言,商业航天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同时也推动了3D打印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3D打印与航天研发与制造业白皮书(第三版)》从航天市场、3D打印驱动下一代火箭制造技术、空间推进领域、超音速飞行器、卫星研制、深空探测领域的3D打印应用以及增材制造工艺与材料等维度,深入剖析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在航天研发与制造领域的发展。在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创新的3D打印解决方案得到应用,为人类探索星辰大海贡献力量。
2024年4月24日是第九个“中国航天日”!谨以此致敬中国航天人。
知之既深,行之则远。基于全球范围内精湛的制造业专家智囊网络,3D科学谷为业界提供全球视角的增材与智能制造深度观察。有关增材制造领域的更多分析,请关注3D科学谷发布的白皮书系列。
白皮书下载 l 加入3D科学谷QQ群:106477771
网站投稿 l 发送至2509957133@qq.com
欢迎转载 l 转载请注明来源3D科学谷 l 链接到3D科学谷网站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