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界国际十大创新与国内五大创新(2016年上半年)

爱迪生发明灯泡的时候,失败了8000多次。曾有人讥讽他说:“你失败了8000多次,真了不起!”爱迪生却坦然地说:“先生,你错了,我只不过是证明了7600多种材料不适合作灯丝而已。”经过多次失败后,爱迪生终于取得了成功,成为举世瞩目的人。

的确,这世界不乏“聪明”的人,希望从其他人身上可以获得成功的捷径,希望能够绕开那8000多次的失败,直接获得点对点的成功。却不曾运用爱迪生的思维模式认识到成功是由不断的尝试铺成的道路。成功是个从0到1的过程,本期,3D科学谷与谷友一起回顾2016年上半年的3D打印界十大创新与国内的五大创新。(排名不论先后)

国际十大创新

INNOVATION 1: 瑞士科学家3D打印金银纳米墙可制造更高性能触摸屏

触摸屏技术是依靠喷涂在设备表面的微型导电电极实现的。这种肉眼几乎看不到的电极是由导电材料制成的纳米墙组成的,而目前最常用的材料是氧化铟锡。它的透明度很高,但导电性较差。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ETH)找到了一种可行的创新型方法——“纳米液滴”3D打印。这种方法能够以金、银纳米颗粒为原料3D打印出超薄的“纳米墙”,从而制造出从未有过的透明导电电极,最终创造出画面质量更好、响应更精准的触摸屏。ETH的新方法——以金、银的纳米颗粒为原料3D打印出纳米墙却没有这样的缺陷,因为它可以同时实现较高的透明度和导电性。

eth_1

ETH这种纳米3D打印技术的神奇之处不但可令金属材料保持住原有的导电性,而且可将它们创建出透明的结构。目前,研究者们已经利用该技术成功3D打印出了厚度在80-500纳米之间的超薄电极层。

INNOVATION 2: 从树脂到陶瓷,加州高温陶瓷 3D 打印技术
位于加利福尼亚州Malibu的HRL 实验室发明了可兼容与光固化/3D打印的树脂配方,这种树脂在3D打印后经过过火可以生成致密的陶瓷部件。这是一个惊人的突破,因为它使能够产生任意多边形陶瓷部件,强大且无温度弹性,陶瓷表面无任何加工,不需铸造或嵌塞。

hrl_1

HRL 通过紫外线光固化快速成形陶瓷的preceramic monomers—”先驱体转化聚合物”,通过这些聚合物制造的陶瓷均匀收缩,几乎没有孔隙度。并且可以形成迷你网格和蜂窝状材料,不但形状复杂,并且还表现高的强度,这种密度泡沫陶瓷可以在推进零部件、 热防护系统、 多孔燃烧器、 微机电系统和电子设备获得应用。如使用在高超声速飞行器和喷气发动机中,这种陶瓷可以帮助设计者制造能抵御起飞过程中所排出的废气引起的加热和高温度的小零件。

INNOVATION 3: 比现有系统快1000倍,麻省理工学院将重新定义三维扫描

当前市场上大多数激光雷达系统(包括那些在自动驾驶汽车上所安装的雷达系统)使用的是离散自由空间光学元件,包括激光器、镜头和外部接收器。在这些硬件组合中,激光在震荡的同时旋转,这使得其扫描范围和复杂程度受到限制。并且成本从1000美元到70000美元不等。

麻省理工学院的激光雷达芯片更小、更轻、更便宜,也有可能是更强大的,因为芯片中没有移动部件,速度是目前的激光雷达系统的1000倍,可以用来跟踪高速移动的车辆。

mit_scanning_3

麻省理工学院的激光雷达芯片工作原理与硅光子技术密切相关,硅波导几的波长远小于光纤,这使得非常小的芯片上的光子电路具有类似于光学纤维的属性。该技术的商业化也并不昂贵,可以在大量的CMOS晶圆代工厂生产,并解决如波导损耗和光隔离的问题。

INNOVATION 4: 将对智能设计产生巨大影响的麻省理工Cilllia毛发
灵感来自于自然界动物以及人类的毛发,MIT研发的Cilllia毛发是通过光敏树脂固化的技术打印出来的,通过将3D打印的精度控制到极其细微的程度,将这些毛发获得微观结构的“可编程”,这样毛发就展现了像具有神经一样的对压力和对声音的敏感度,并伴随着外界的刺激发生弯曲改变。

MIT_Cilllia_2

然而Cilllia指的并不是毛发本身,而是建模软件平台,通过平台上CAD设计的步骤,通过滑块式界面,用户可以很容易地将成千上万的毛发在短短几分钟内设计完成,只需要确定毛发的角度、厚度、密度,和毛发的高度。

通过精心的设计毛发具备了“驱动器”一样的神奇作用,在一个直线方向上实现正向“驱动”和反向“驱动”,这对于动力学是个创新领域,改变了以往我们需要电机或者其他的动力装置才能使得物体发生移动的现状。

INNOVATION 5: 像生长出来的3D打印军用无人机

世界第三大国防承包商英国的BAE系统公司宣布他们正在开发一款基于化学反应的Chemputer,这款3D打印机可以在短短几天之内从无到有“生长”出高度先进的定制化无人机。

bae-systems-reveals-plans-for-chemputer-3d-printer-that-chemically-grows-military-drones-1

BAE系统公司投资开发此项技术的目的是要在接近战场的地方迅速建立军事设备供给,并克服任何地理、技术或数字的劣势,Chemputer打印无人机的设想是功能性强,飞行速度快,超高高度以及快速反应,目的是要克服今天的军事环境的生产限制。

打印产品也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产品,而是包括复杂的电子系统的生产。同时,打印材料是环保和可回收的,除了打印一架完整的无人机机身外,打印机也可以用于生产大型载人飞机的部件,这为此项技术走向民用打开了空间。

INNOVATION 6: 离子交换膜3D打印技术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离子膜3D打印技术,可以灵活而快速的在离子交换膜表面打印各种3D图案,以提高性能。

科研团队表示,这种3D打印技术与当前常见的SLA(光固化)3D打印技术类似,打印材料是可光固化的离子聚合物混合物,当该混合物暴露在一台光投影仪之下的时候,3D打印机将设计好的图案投射并选择性地固化在其表面上。表面图案能够增加膜的电导率多达1—3个数量级(factor)。

3d-printed-ion-exchange-membranes

3D科学谷了解到使用这种3D打印技术制作的离子交换膜模型是第一个可以定量降低交换膜电阻的模型。只需一个简单的并联电阻模型就可以描述这些图案在降低这些新型膜的电阻方面发挥的影响。这一方法带给离子交换膜设计者一个设计工具,可以帮他们不断创新、设计出新的图案,以进一步改进材料的内在化学特性。

INNOVATION 7: 迪士尼近瞬时树脂打印技术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开发了一种离子膜3D打印技术,可以灵活而快速的在离子交换膜表面打印各种3D图案,以提高性能。

科研团队表示,这种3D打印技术与当前常见的SLA(光固化)3D打印技术类似,打印材料是可光固化的离子聚合物混合物,当该混合物暴露在一台光投影仪之下的时候,3D打印机将设计好的图案投射并选择性地固化在其表面上。表面图案能够增加膜的电导率多达1—3个数量级(factor)。

disney_2

使用这种3D打印技术制作的离子交换膜模型是第一个可以定量降低交换膜电阻的模型。只需一个简单的并联电阻模型就可以描述这些图案在降低这些新型膜的电阻方面发挥的影响。这一方法带给离子交换膜设计者一个设计工具,可以帮他们不断创新、设计出新的图案,以进一步改进材料的内在化学特性。

INNOVATION 8: 用于非常复杂部件打印的德国Fraunhofer多材料打印技术

德国Fraunhofer研究所和IKTS 系统研究所研发了一项3D打印新技术,不仅可以打印骨科植入物、假牙、手术工具等医疗产品,还可以打印微反应器这样非常复杂、微小部件。

medical device 3d printer

Fraunhofer研究所研发的这项3D打印技术可打印的材料是陶瓷或金属粉末悬浮液。陶瓷或金属粉末被混合在一种低熔点的热塑性粘合剂中,热塑性粘合剂在80摄氏度时就会融化成为液体。在打印过程中,打印机的电性温度熔化了粘合剂,并混合着陶瓷或金属粉末材料以液滴的形式被沉积下来。沉积后液滴迅速冷却变硬,三维对象就这样被点对点逐渐打印出来。

INNOVATION 9: 波音悬浮式3D打印技术

2016年初,波音公司成功获批了一项超前的3D打印技术专利。它与以往任何3D打印技术都不同,在3D打印过程中没有任何实体的打印构建平台,在打印过程中,打印对象还可以做空中翻转动作。

在打印时,打印头首先挤出一块材料,通过磁场的力量,这块打印材料被悬浮在空中,然后由围成一圈的多个打印头,从不同的方向将其余材料逐层沉积在这块材料上。打印材料是抗磁性材料,经过超级冷却之后变成超导体。通过磁场还可以旋转3D打印对象,并将材料沉积在打印对象底部,实现360度无死角的3D打印。

boeing-patent banner

无死角的3D打印技术好处是完全突破对形状的限制,实现更加复杂零部件的整体3D打印。除此之外,通过多个3D打印头同时在不同方向上进行3D打印,将显著提升打印速度。

INNOVATION 10: 哈佛大学带血管的人工组织3D打印

2016年哈佛大学获得最新的突破,可以打印出维持生物学功能的并可以存活超过六个星期的组织。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整个打印过程中使用了三种生物墨水。其中第一种墨水含有细胞外基质,这是一种由水、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构成的复杂混合物,用于连接每个细胞,从而形成一个组织。第二种墨水包含细胞外基质和干细胞。第三种用于打印血管,这种墨水在冷却过程中融化,所以研究人员可以从冷却的物质中将墨水抽出来,并保留空心管 。

bioprinting-printing-living-tissue-1

研究人员将包含细胞外基质的墨水填充进模具。最终培养出内部充满毛细血管的人工组织。研究人员通过硅胶模具两端的出入口向该组织输入营养物质,以保证细胞存活。人工血管将通过将细胞生长因子运送至整个人工组织,促进干细胞的定向分化,从而形成更厚的组织。

国内五大创新 

INNOVATION 1: 中科院福建物构所研发出更快打印技术

中科院福建物构所3d打印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林文雄课题组宣布在国内首次突破了可连续打印的三维物体快速成型关键技术,并开发出了一款超级快速的连续打印的数字投影(DLP) 3d打印机。

clip_1

具体的打印技术原理是:利用DLP投影系统提供照射光源,照射树脂槽底部的构建区域形成固化区域;同时通入氧气或空气,氧气或空气透过半渗透性透明元件进入树脂槽,在内底面和固化区域之间形成一层几十微米厚的抑制固化层。由于液态抑制固化层的存在,固化区域与树脂槽底部能轻松无损伤分离,实现全程固化的高速连续性,福建物构所称他们获得最大打印速度超过600 mm/h,比美国Carbon 3D公司发布的连续3d打印设备速度快约20%。

INNOVATION 2: 中国首家完全基于云的在线建模软件GeekCAD

国内首家完全基于Web的在线建模软件。GeekCAD(geekcad.com)于2015年底开始邀请部分用户试用,2016年正式发布Beta版本。GeekCAD的愿景是让所有人都可以很容易地进行三维设计,任何人直接打开浏览器就可以建模,并能分享设计给任何人。

geekcad

GeekCAD基于云的CAD采取类似于SAS (service as sales)的商业模式,用户不需要花费高昂的购买正版软件的一次性费用,也无需下载或安装软件。用户即使使用非专业配置级别的硬件也可以随心所欲的建模,省时、方便、节约金钱。中英文两种界面以及社区化的创客展示空间,对于3D打印进入学校教育,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是最佳的选择。

INNOVATION 3: 塑成科技的高硬度3D打印树脂材料

Carbon公司的CEO Joe Desimone的同门师弟海伦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博士毕业后,2016年回北京创办了塑成科技。塑成科技针对光固化3D打印市场材料普遍存在的包括硬度、抗拉伸强度、耐磨程度、耐温性等方面的问题,研发具备功能性的新型材料。塑成科技研发的高硬树脂、高韧树脂两大类光固化3D打印材料,有着非常明显的优越性能。

sucheng

INNOVATION 4: 华中科大具有锻件性能的金属零件3D打印

2016年7月,7月22日华中科技大学通报,由该校数字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张海鸥教授主导研发的金属3D打印新技术“智能微铸锻”,近日成功3D打印出具有锻件性能的高端金属零件。有望改变国际上由西方国家领导的金属丝3D打印格局。

经由这种微铸锻生产的零部件,各项技术指标和性能均稳定超过传统铸件。同时,该技术以金属丝材为原料,材料利用率达到80%以上。由于这一技术能同时控制零件的形状尺寸和组织性能,大大缩小了产品周期。制造一个两吨重的大型金属铸件,过去需要三个月以上,现在仅需十天左右。

hz_ebw_2

3D科学谷认为华中科技大学的“智能微铸锻”技术或类似于Sciaky的EBAM技术,这种以金属丝为原材料的增材制造技术,无需模具的自由近净成形,且全数字化、高柔性,打印的零件材质全致密、没有宏观偏析和缩松,具有较高的性能等都带来代替航空领域锻造技术的可能。

INNOVATION 5: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关节融合器3D打印技术

寰枢关节脱位(atlantoaxial dislocation,AD)是指颈椎的第一节(寰椎)、 第二节(枢椎)之间的关节失去正常的对合关系,从而引起延髓、高位颈脊 髓受压,椎动脉走向和血流动力学改变;轻则出现眩晕或晕厥,严重情况下 可以导致四肢瘫痪、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由于其致残、致死率高,寰枢关 节脱位在世界范围内是脊柱外科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

beijing_no3_hospital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提供的一种能够仅通过一次 手术完成固定融合且融合生物力学好的关节融合器在2016年2月获得专利局的生效批准。该发明的托块上设置融合孔,可方便置入松质 骨或供植入部位相邻的骨质长入,从而实现骨与植入物的融合,一次手术实 现固定和融合,而且采用楔形块结构,使得松质骨受压应力,利于融合。

版权声明©3D科学谷

网络转载必须注明来源3D科学谷

网站投稿请发送至editor@51shape.com

分享:

你可能也喜欢...